作者:admin 日期:2024-11-22 11:04:21 浏览:57 分类:生活
1、毫无疑问,古时的农民生活是极为疾苦的,首先是生产力的低下,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种地全凭人力畜力,需要靠犁,耧等工具来耕作,当时已经有锄头了,陶渊明曾写道“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2、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过着贫穷困苦的奴隶式的生活。他们被束缚于封建制度之下,没有人身的自由,地主对农民有随意打骂甚至处死之权,农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3、人们吃的食物种类取决于他们住在哪里。北方的主要作物是谷子,南部的主要作物是水稻。最终,大米成为该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主食。农民还饲养山羊、猪和鸡等动物。住在河边的人也吃鱼。
4、在古代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农民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交纳赋税,还有承担国家建设的义务,这就是服徭役。
5、人民生活水平究竟如何,能从所处时代社会福利中看的出来。
1、五谷是指小麦、稻米、高粱、玉米、谷子等五种主要的谷类作物。在中国,五谷被视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之一。五谷丰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件大事,也是许多传统节日的主题之一。
2、我们现在所知的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菽,古代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指的是麻、黍、稷、麦、菽,两者的不同就是一个是稻、一个是麻。
3、五谷是黍(shǔ)、稷(jì)、菽(shū)、麦(dào)、稻(dào)。黍,是中国小杂粮的一种,一年生粮食作物,成熟以后是金黄色,黍去皮以后,叫黄米。
4、“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5、现在五谷一般指的是麦子、玉米、稻谷、大豆、薯类。五谷还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代表,象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五谷杂粮是什么?五谷杂粮是: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
1、中国古代主要农业成就有“水稻,蚕,桔,茶,温室栽培,水利石碾,嫁接技术,海塘工程”等。水稻:中国最早栽培,在湖南澧水河畔澧州城头山发现了宇宙中最早的稻谷,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2、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封建营垦制度。封建时代,统治者把土地分为封建营垦,由官府负责管理,把营垦的粮食产量归入国家的粮库,以满足国家的粮食需求。(2)农具和耕作方法的发展。
3、耒。古代的一种翻土、开沟渠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耜。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 耒耜。
1、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封建营垦制度。封建时代,统治者把土地分为封建营垦,由官府负责管理,把营垦的粮食产量归入国家的粮库,以满足国家的粮食需求。(2)农具和耕作方法的发展。
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出现在春秋晚期 2,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2)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4、占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从生产技术来看: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的特色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
5、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6、(1)经济构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2)生产技术: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商业: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被视为是最早的纸币。由于农业上的不抑兼并政策,使得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充足,工商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工商业税占了总税收收入的70%。
中国古代农民的主要构成:佃农、自耕农(佃客、佃户、田客等)佃农的含义:佃农耕种地主的土地,但自有一定的劳动工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家庭经济。这种小私有者的地位,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产品精美,不进入市场,仅供皇室贵族,或武器。
古代农业的发展对工商业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提供原料: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如棉花、茶叶、丝麻等。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纺织业主要成就:(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从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开始,到尧舜禹时期的石器耕种,再到商周使用青铜器和春秋开始使用铁器。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是中国农耕方式的一次革命,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种方式。
汉代,氾胜之根据北方旱作的经验,又总结了“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的耕作原则,指出“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并将这一原则作为北方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之一。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4综上,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古代的耕作方式为:千耦其耘(商周大规模工具简单集体行动),个体农耕(古代主体)。 耕作技术:精耕细作 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中国犁耕技术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