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24 对资本市场哪些表述要重点关注?看一线解读

作者:admin 日期:2024-11-14 15:07:26 浏览:57 分类:资讯

专题:聚焦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来源:财联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称,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表示,明年经济工作,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更好方便理解,财联社记者梳理了会议的重要表述与内容:

  1.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2.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3.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 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5.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 6.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7.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 8.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 9.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10.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1.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12.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13.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4.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15.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重点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值得关注

  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于会议释放的信号,光大证券(维权)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从需求端来看,本次会议强调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会议明确提到,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高瑞东向记者谈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于消费的需求更加丰富,通过营造更好的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供给的质量和多样性,有利于居民消费意愿的不断提升。

  他认为,一方面,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提升消费的关键在于有效提升居民收入,后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关政策举措值得期待。另一方面,在有效投资转化为实物工作量的过程中,也会通过商品或服务购买等链条传导,有效带动收入增加、消费扩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政策推动以旧换新能够有效提振大宗消费。从供给端来看,本次会议要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优化消费环境。

  关于资本市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表述?

  记者注意到,除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本次会议还明确对明年提出了细化的工作安排,包括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此外,还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其中,或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的举措如下:

  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政策调控再度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记者留意到,从数据来看,三季度经济实际增长有所回升。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4.9%,剔除基数后的两年平均增速为4.4%,四年平均增速为4.7%,相比二季度均有回升。不过具体结合近两个月微观数据的动态,经济动能边际呈现趋缓,包括国内官方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不及荣枯线,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在下行,11月CPI同比下降0.5%,创下2020年11月以来的新低。面对内需偏缓的状况,政策调控再度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综合12月以来和首席经济学家以及机构研究员的采访沟通,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具有较大潜力,不过当前经济增速或仍低于潜在增速,短期需求端仍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稳”已是关键词,根据记者观察与梳理,今年7月以来,宏观政策加快稳增长步伐,货币、财政、房地产等政策均进行了调整。就在近日12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会议在设定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时,延续了去年提到的“稳中求进”,同时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在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看来,“以进促稳”的“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秦培景表示,预计2024年GDP的增速目标将继续维持在5%左右,同时,宏观调控或将加力提效。

  一是财政政策有望维持高强度,其中也有可能再次配合特别国债等工具,实际赤字率或大概率超过3.5%。 二是货币政策操作频率或会提高,幅度也会加大。 三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将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一方面,基建依旧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同时重点关注地产三大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居民的消费信心、消费意愿仍有修复空间,政策或致力于稳定预期和引导新型消费发展。

  也有研究员称,“先立后破”可能意味着在应对房地产周期下行、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等过程中,更加注意改革的有序推进,并减缓对经济的影响。整体来看,积极政策有望明年继续发力稳增长,受访人士认为,可重点关注积极政策的力度和规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如何看待2024年A股?指数表现可能前稳后升

  结合资本市场来看,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2023年,市场信心恢复滞后于已出现转折的政策和经济周期;2024年,市场信心将重聚,投资者行为变化驱动估值修复是A股市场的主旋律。他预计,跨年到2024年一季度是市场信心提振比较明显的窗口;2024年二季度市场继续修复,斜率趋于平缓;2024年下半年,A股结构开始出现分化。

  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认为,当前估值已隐含较多偏悲观的预期,基于未来经济基本面、政策预期和外部因素可能迎来周期性改善,认为当前位置不必过于悲观,A股市场中期机会仍大于风险。“年底至明年,国内政策与改革加码方向及力度、经济修复进程、海外美债利率趋势拐点或将对A股节奏带来影响,预计2024年A股指数表现可能前稳后升。”

  展望2024年A股市场,李求索还称,基准情形下市场机会大于风险,需要重视阶段性及结构性配置。具体来看,他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内生增长动能改善需要重视长期结构性趋势影响;二是改革及政策应对有加码空间;三是2024年A股盈利增长有望边际改善。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