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 | 何德旭: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本质和规律

作者:admin 日期:2024-11-16 10:12:40 浏览:65 分类:资讯

专题:2023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

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 | 何德旭: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本质和规律

  来源:银行家杂志

  导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要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新的时代赋予金融创新以新的历史使命。10月17日,本刊主办的“2023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以“金融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金融机构高管与金融科技精英汇聚一堂,围绕中国金融业以金融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分享智慧与洞见。以下内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在论坛上发表的重要观点。

  如何理解金融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我认为,它的核心就是怎么通过金融创新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为经济社会提供一个适宜、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从而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适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金融应如何来匹配中国式现代化,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围绕该主题,我想谈一个观点,即我们应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这是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本质特征就是要服务好实体经济;三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动力源泉就是通过改革、通过创新来促进金融的发展,进而让金融更好地为现代化国家建设服务;四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风险,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最坚实的保障;五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根本保证就是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目前尚无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但其中的内在逻辑必须引起重视: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要有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或者说中国式金融现代化;要建设现代化强国,一定包括建设现代化的金融强国;要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当然要有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来与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相匹配、相适应;要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当然应该有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产业体系。这些也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所以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应该有,也必须有一个中国式现代化金融。

  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基本框架是:通过专门的、先进的、现代的、科学的体制、机制、制度、法律、技术等来规范或促进资金、资本与资产流动;其基本功能是:以金融市场为基础,具有支付清算、金融资源配置、信息传递、资产定价、风险转移与财富管理等;其基本要求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治理有效、功能完善、先进科学、安全高效;其基本特征是:创新性、安全性、开放性(国际化)、政治性、普惠性(服务性和人民性);此外,该现代化金融体系应具备持续经营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政策传导能力、资产定价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及风险防控能力等基本能力。很显然,这样一些内容或要求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金融,也不同于我们传统的金融,它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

  迄今为止,在学术研究中,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提法不一,有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中国式金融现代化、中国金融现代化、现代金融等。但无论提法如何,必须把握住两个关键点:一是“中国式”,这强调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二是“现代化”,这意味着也应该具有发达国家金融的共同特征。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显然是需要,也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金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这五个方面,金融都应该发挥作用而且也能够发挥作用,这五个方面的推进必须有金融的支持,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最本质的特征。虽然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不怎么注重也不特别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以及金融要和实体经济保持密切联系,但在中国,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点,而且要切实做到这一点。中国式的现代化金融必须充分体现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宗旨,这也是金融的天职。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过的,“十四五”规划也把其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提出来了。过去一些年,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推出了许多举措,但到目前为止,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还是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因此,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仍然是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金融当然要高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这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金融而言责无旁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就应当调动所有的金融要素来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仅是商业银行,还包括资本市场、保险、政策性金融等。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明确和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这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支持科技创新。二是支持绿色发展,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当中还有一个新内容,就是要大力发展转型金融。三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普惠金融,但我们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仍然有很大空间。今年10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四是金融支持制造业。制造业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意义不言而喻,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我国整个经济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个就是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建设。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当重塑金融的服务性。很多指标都反映出,我们的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还不够广,金融服务的效率还不够高,例如,通过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金融业净资产收益率和实体经济净资产收益率的国际间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效率还需要提高。

  此外,我们还应通过深化改革、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来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提供动力。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十四五”期间这仍然是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的。我们应深刻认识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就是从提高金融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金融结构调整,矫正金融要素配置扭曲的问题,实现金融制度优化和金融服务效率提升;扩大金融有效供给,提高金融供给结构对金融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来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也就是间接融资体系;建设现代资本市场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设开放型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建设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我们应当通过这些改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应当指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有序有效运行的前提是防控好金融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金融风险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还不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也还有待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一些重点领域风险,例如,商业银资产质量风险、房地产金融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大型企业债务风险、外部冲击风险等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到了当前的三大风险点,即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财政及金融风险相互叠加、相互传染的风险。因此,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就必须防控好金融风险,创造一个宽松稳定安全的货币金融环境。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解决我国金融发展和安全问题的最大政治优势和保障。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金融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金融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要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就必须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

  文章刊发于《银行家》杂志2023年第11期‘银行家论坛’栏目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