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惠民保”有效缓解百姓医疗负担 业界建议多举措提高参保率

作者:admin 日期:2024-11-22 05:02:16 浏览:65 分类:资讯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见习记者 杨笑寒

  《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为推动“惠民保”稳健运营,多个地方正在就平稳有序开展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即“惠民保”)征求意见。

  同时,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惠民保”市场的稳步发展,应继续在其产品设计方面进行调整,并采取多举措持续提高“惠民保”参保率。

  年内新增27款产品

  “惠民保”是由政府支持推动、商业保险公司承保,面向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一种具有普惠性质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旨在为居民提供简单、易懂、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

  2015年,深圳市推出的“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成为“惠民保”的雏形。2020年以来,受益于高性价比等优势,叠加国家政策等影响,“惠民保”参保人数呈井喷之势。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超4000万人次参保,保费超50亿元,2021年有1.4亿人次参保,保费约140亿元。截至2022年末,全国“惠民保”总参保人次已达2.98亿,累计保费规模约320亿元,发展势头强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惠民保”的爆炸式增长,主要是由于“惠民保”具有普惠性质,具备低保费、低门槛、广覆盖、高保障的特征。

  不过,近两年“惠民保”市场的新产品增速正在逐步放缓。复旦大学日前发布的《2023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知识图谱》(以下简称《图谱》)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截至11月15日,新增“惠民保”产品数量分别为97款、83款、72款、27款,而迭代产品数量逐步增加,“存量产品迭代逐步成为其市场发展的主流模式”。

  对此,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一方面是因为需求已经逐步释放,增量逐渐转化为存量;另一方面是由于“惠民保”多为省级或市级统筹,且多采用“一地一策”的运行模式,随着“惠民保”逐渐铺开覆盖至多个地方,新产品的增速也就随之放缓。

  此外,《图谱》还提出,政府指导、共保体承保的模式和保险公司对风险的预判更加成熟,也促使存量产品迭代成为主流。

  “一地一策”仍为主流

  “惠民保”市场的发展,有效衔接基本医保,聚焦居民重大疾病保障,构建了更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缓解老百姓的医疗负担,其产品运营的可持续性也受到广泛关注。

  《图谱》显示,在产品运营持续性方面,超七成“惠民保”产品健康运营。截至2023年11月15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出的284款“惠民保”产品(不包含迭代产品)中,211款产品正常运营,占比约为74.30%。其中,52款产品运营1期,63款产品运营2期,52款产品运营3期,41款产品运营4期,3款产品运营超过4期。持续运营产品中,170款产品为市级统筹产品,占当前运营产品数量的81%;41款产品为省级统筹产品,占当前运营产品数量的19%。持续运营产品的运营模式上,“一地一策”仍为主流运行模式。

  随着“惠民保”进入平稳发展,不同地区的“惠民保”也将呈现出差异化发展态势。未来监管部门如何更好地推动“惠民保”良好发展,保险公司如何设计出更贴合民众保障需求的产品,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后续“惠民保”在产品设计方面的调整,有业内人士提出,“惠民保”可以设计为个人保险产品,根据人民群众的保障需求合理确定保险期间,适当设计其为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保险。同时,“惠民保”可以适当进行责任分级或费率分组,根据组内被保险人平均风险水平确定费率,不对既往症患者单独定价,并适度调整免赔额和赔付比例。此外,保险公司可每年进行回溯分析,根据保单年度实际赔付与保障方案预计赔付的偏差,进行费率调整。

  虽然“惠民保”的参保人数逐年增长,但国泰君安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团队的研究报告也提出,当前“惠民保”在国内的整体参保率偏低。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惠民保”平均参保率19.3%。

  在进一步提高参保率方面,徐昱琛认为,一是可以通过多渠道进行宣传,增强产品知名度;二是增强产品购买渠道便捷性;三是对已经参保人员定期发送经典赔付案例以及相关的赔付数据,及时沟通。

“惠民保”有效缓解百姓医疗负担 业界建议多举措提高参保率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认为,可在“惠民保”基础款之上,针对不同类型既往症人群开发高保障的升级款产品,满足参保人群多层次保障需求。探索开发针对带病体人群专属普惠险产品,设计更具专病化的保障产品,保费设计上预留一定风险空间,保证产品的可赔付可持续。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